告别了三天短假,告别了单双号限行,重回工作岗位的我们赫然发现,北京路面的车又多了起来。的确,按照以往经验,9月都是一年中的“拥堵月”。但刚刚享受完“两大活动”保障工作期间畅行便利的我们,是否也应当思考,“拥堵月”何尝不能是“绿色出行倡导月”?大家都少开一天车,多乘坐公共交通,这座城市不就能多一分畅通,少一分拥堵么?
作为特大型城市,北京近年来现代化、机动化进程空前加快,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压力也在空前加剧。各种“城市病”不同程度凸显,提醒我们在转变发展方式的同时,也有必要转变生活方式,包括出行方式。当前,全市上下在这方面的共识不断累积,公交优先、绿色出行等理念渐入人心。世锦赛和阅兵活动期间,本市单双号执行率高达98%以上。正是这种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支持,在助力一路畅通的同时,也清晰呈现了机动车限行之于空气质量保障的重要价值。
事实说明,缓解交通拥堵,降低大气污染,有必要倡导更多人少开车、多多绿色出行。作为城市的一分子,人人都对营造畅通、有序、文明的城市环境负有一份责任,也都应该为此出一份力。这些年,首都在治污缓堵方面投入越来越大,力度也越来越大,日趋完备的硬件设施和配套保障,正赋予绿色出行更多可能性和更大便捷性,呼唤大家都来身体力行、热情响应。党政机关带头垂范,广大市民积极参与,人人都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就一定能汇聚起强大合力,不断提升首都城市交通和环境文明程度。
城市治理非一日之功,指望通过短期冲刺或一时倡导就彻底改变北京的交通和环境状况,并不现实。但正所谓积跬步方能至千里,交通发展理念的转变,绿色环保意识的培养,就渗透在我们的点滴行动之中;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市民生命健康和生活福祉的增进,就贯穿于我们的日常选择之中。让我们每个人都积极行动起来,营造“清洁空气,畅行交通,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共同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