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两会连线 共谋一体化发展 [发布时间]2014/3/5 0:00:00 [访问次数] |
||||
京津冀两会连线 共谋一体化发展
编者按 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7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三地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今年全国两会,本报与《天津日报》、《河北日报》合作开设专栏,采访三地代表、委员和相关负责人,共谋一体化发展大计。三地合作,党报先行。我们要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加油鼓劲、呐喊助威,在打造新首都经济圈的征程上留下闪亮的足印。 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 发挥“中关村”辐射带动作用 2月26日参加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的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代表,对习近平总书记为新时期北京城市战略定位赋予的“科技创新中心”新内涵倍感振奋。 翻开当天在现场记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闫傲霜说,中央把北京定位为国家的科技创新中心,我理解,它和政治、文化、国际交往中心一样,是首都的核心功能。 闫傲霜认为,站在推动国家战略的高度,京津冀科技合作要做好四件事。 一是“促联合”,支持三地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和技术标准创制,共同申请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和产业化项目,联合建设实验室、工程中心、中试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二是“促对接”,发挥中关村示范区辐射带动作用,鼓励、支持北京创新主体在天津和河北建设科技孵化器、研发和制造基地、科技园区和产业基地,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对接合作,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推动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 三是“促转化”,加快科技成果示范应用和推广普及,加强科技创新对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治理、防护林建设、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清洁能源使用、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的支撑力度。 四是“促市场”,加快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促进“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技术市场、产业技术联盟、科技创新人才、信息服务等创新要素按照市场规律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增强首都科技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背景 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一定要立足于服务全国,加强区域合作。建科技创新中心首先得看清北京“有什么”: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基地数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两院院士人数占全国的二分之一,每年留学回国人才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300家,占全国的五分之一。 天津市科委主任赵海山: 共建京津创新共同体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个重大国家战略中,我认为科技合作与创新驱动大有用武之地。从某种程度上讲,能起到杠杆作用,助推协同发展发力、提质、增效。”天津市科委主任赵海山在接受记者连线采访时说。 “三地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为科技合作带来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赵海山说,天津市科委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确定了下一步重点工作。 在战略研究层面,要对京津创新共同体、京津科技新干线等工作进行顶层设计,依托天津市科技智库资源,完善研发转化基地战略规划,为国家决策提供参考。同时,要强化与国家科技部的合作,协同推进天津市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建,利用国家863展交平台等科技创新平台,力争国家项目在津转化。 “与中关村的合作还要继续深化。如果能将京津创新共同体做成两市双赢的标志性品牌,将有力促进扩散创新要素,配置科技资源,发展科技型产业集群。”赵海山希望将中关村自主创新政策扩大到天津,重点在产业关键和共性技术攻关、科技服务平台共建、成长型创新企业共同培育、创新创业环境打造等方面全方位合作,把京津创新共同体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 赵海山还提出加强三地科技合作联防联控大气污染的建议:“治理大气污染,科技部门责无旁贷。一个可行的方法,就是组织成立京津冀环境监测仪器创新战略联盟,从技术层面上,在PM2.5监测治理等项目上开展合作,这样不但有利于防治大气污染,还能够推进京津冀环保科技产业协同发展。” 背景 去年以来,天津市科委与北京、河北开展了大量的科技合作,其中包括与北京签订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协议,与河北签订全面开展科技合作协议。特别是与中关村园区管委会研讨,初步确定在津共建“京津创新共同体”创新社区,在北京举行了多次科技对接交流活动,促成一批项目在津延伸发展、实现共赢。 沧州市委书记焦彦龙: 黄骅港可成北京出海口 谈及对接京津,焦彦龙说,对接京津我们有政策优势,中央正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委八届五次全会“四大攻坚战”之一就是京津冀协同发展。 沧州有港口优势,黄骅港口功能日趋完善,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带来便利,随着京沧高速全线通车,黄骅港也可成为北京的出海口。有交通优势,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乘京沪高铁沧州至北京只需51分钟,沧州真正融入京津1小时交通圈。现开工建设的北京国际新机场距沧州只有1小时。有沿海临港土地资源优势,沿海有200多万亩未利用地,是京津转移产业的“黄金宝地”。有产业基础优势,建有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18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和工业聚集区。有低成本优势,便捷的陆海交通、低廉的海运成本、较低的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为企业发展带来低成本优势。 下一步沧州将加快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利用黄骅港、东部沿海滩涂荒地未利用地等优势,推动京津需要转移的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等产业向沿海地区集聚。支持京津大型企业参与东部沿海地区开发建设,共建临港产业基地。在人才引进方面,鼓励企业在京津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或引导企业与京津科研院所、高校联合建立研发机构、技术服务平台,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吸引京津各类人才到沧州兴业创业,全力打造京津地区科技应用和人才发展基地。 展望未来,焦彦龙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沧州绝不仅仅是行政区域中心城市,而要成为“京津都市圈次中心城市、环渤海冀鲁交界处区域中心城市”。 背景 2013年沧州与北京合作项目460项,项目总投资1260亿元;2013年沧州与天津执行合作项目432项,合作项目计划总投资358亿元。他说,近年来,沧州与北京合作项目的数量和投资额度年均递增28%以上,北京已成为沧州对内开放,引进省外资金、技术的主要地区之一。
上一篇:首辆摇号电动车家门口充电|下一篇:国家统计局:北京非公企业平均“寿命”仅9.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