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国家统计局:北京非公企业平均“寿命”
国家统计局:北京非公企业平均“寿命”仅9.2年
[发布时间]2014/3/5 0:00:00  [访问次数]
国家统计局:北京非公企业平均“寿命”仅9.2年
发布时间:2014-03-04 09:32 文章来源:北京晨报 网络编辑:李亚敏
  晨报讯(记者 王海亮 通讯员 高燕燕 朱一萄)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昨天发布有关北京非公企业的一组数据,指出去年受调查的北京2572家非公企业平均生存年限为9.2年。小微型企业由于成本压力较大,平均寿命低于大型企业4年以上。
这份以“北京市非公经济发展‘喜’与‘忧’”为题的数据调查了北京2572家非公企业得出。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有关负责人表示,“喜”在于:非公经济在融资、税负、成长、创新和用工方面均有积极变化;“忧”则是:仍存在发展信心不足、资金成本压力大、发展定位不明确和电子商务普及面窄等问题。
证明“喜”的数据显示:去年,非公企业平均生存年限为9.2年,其中7年以上企业占67.7%,高于发达国家17.7个百分点以上。处于“发展阶段”的企业占比最大,达62.1%,比“创业阶段”和“成熟阶段”企业均高43个百分点。“发展阶段”企业户均收入和人均收入达到3.3亿元/户和90.5万元/人,分别高于“创业阶段”企业9倍和1.5倍。“总体成长性好,综合发展水平较高。”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有关负责人说。
“忧”的则是,由于市场需求不足影响生产经营,私营企业家的信心在走低。去年,私营企业家信心指数从1季度的117.4回落到4季度的107.1。信心不足的后果是抑制了企业创新动力。去年,72.7%的企业认同“对市场前景把握不准”是影响技术创新的首要因素。此外,由于成本压力延续,企业负担较重。79.2%的非公企业认为成本上升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首要因素。小微型企业由于成本压力较大,平均寿命低于大型企业4年以上。此外,融资难度大、资金紧张;发展定位同质化明显;技术和成本制约,电子商务普及面窄等问题也是摆在非公企业面前的难题。
 
关于我们服务条款和声明广告服务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14040435 京B2-20070152 域名注册服务批文号:信部电函[2005]263号 京ICP证000012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0217035号

Copyright © 2010-2011北京眼镜协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