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电动出租车3年内拟达千辆 补电仍不方便 [发布时间]2013/10/27 0:00:00 [访问次数] |
记者昨天从通州区获悉,未来3年,该区力争将电动出租车发展到1000辆。此外,通州200辆电动出租车已正式运营近一个月,记者调查发现,电动出租车受市民追捧的同时也疑遭“黑车”挤对报复。通州交通局表示,将加大整治力度。 京华时报记者周宇 >>官方发布 明年将增两条公交专用道 据通州区交通局介绍,未来3年内,通州区将统一交通规划体系,推进P+R停车换乘系统建设和省际长途客运配载站建设调研工作。 围绕轨道交通线路,优化调整沿线交通线路,加强地面公交和轨道站点的接驳,重点完成地铁6号线二期通州段8个站点公交换乘接驳线路的规划设计、运营实施工作。 公交方面,明年,计划开通公交线路7条(大公交线路5条,郊区客运线路2条),调整延长公交线路2条。继续在公交需求量大、拥堵严重的新华南北路、玉带河大街等路段,施划公交专用道,提升地面公交的路权保障。 此外,将继续推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以及公租自行车的示范运营工作,力争未来三年内电动出租车发展到1000辆,公租自行车达10000辆。 出租车日均收入约300元 昨天,记者随机走访了多名电动出租车司机,大都表示一天只在晚上充一次电,每天跑完电瓶使用范围内的100多公里就收车,工作时间6到8小时的居多。如果比较“点儿正”每天运营收入可以超过300元,运气差的话一天收入200多。测算每个月充电费用大约在500元左右。 通州区交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州电动出租车正式运营以来,通过计价器采集得来的数据看,每辆出租车日均载客19至24次,单车日均运营收入在300元左右。目前,出租车“份儿钱”3500元,其中将返给出租车司机1460元的工资,还为司机交五险,公司每辆车纯收入在1100至1200元。 >>记者调查 电动出租车运营一个月来,因服务好且价格便宜受到广泛欢迎。但同时记者调查发现,在晚高峰的城铁站,电动出租车并不多见,而这里是“活儿”最多的地方。出租司机表示,行车道上的“不倒钉”让他们望而却步;因充电桩少,他们经常不得已“拒载”。 问题1“不倒钉”扎胎防不胜防 昨天一早,记者来到位于东六环小圣庙桥附近的电动出租车充电站,不少司机师傅在充电或擦车,做运营前最后的准备。 司机李先生说,城铁站老有“不倒钉”,好几个司机都已经“中招”,“一个活儿才十来块钱,补胎就得花好几十,谁还敢去。”司机们总结,越是乘客多的城铁站“不倒钉”越多。 所谓“不倒钉”是由锋利的铁丝钢筋等金属折角制作而成,扔到地上,总有一个尖儿朝上,是“扎胎利器”。大家都怀疑是黑车司机扔的,但都没有证据。 回应证据难取是执法瓶颈 通州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早已了解行车道上有“不倒钉”的情况,他们还了解到城铁站一到晚上5点左右,就有黑车挡住城铁站入口,不让出租车进,对出租车运营造成很大困扰。 该负责人称,并非交通队执法不严,电动出租车运营之前就开始集中整治城铁周边环境,但执法的时候黑车、小贩都走了,执法人员一走他们又都回来,也不可能一天24小时都守着。“不倒钉”也是一样,很难抓到证据,抓住是谁撒的才能进行处罚,否则也没办法。 问题2充电站太少补电不方便 目前,通州200辆电动出租车只有1个充电站,虽然规模不小,但对于整个通州区的运营来说还是不方便。司机在电量快用完时,就得算计着点路程,经常不得已“拒载”,赶回充电站充电。 回应年底前将再建成两处 交通局负责人表示,按照规划,未来在通州城区将形成一个四方形的充电网络。年底前将建成两个充电站,一个在通州中医院内,一个在运河文化广场内,各10个快充电桩。 明年,还有一个充电站将建在北苑城铁后面的停车楼里,设计25个充电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