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年内120项道路微手术缓堵 [发布时间]2013/3/7 0:00:00 [访问次数] |
京报网讯(记者 刘冕)今年,本市将完成120项疏堵工程,打通老堵点。交通部门计划实施南四环科丰桥至花乡桥进出口优化调整、首都机场高速路进京方向进入四环路匝道拓宽、西四环正阳桥南外环方向新增主路进口、六里桥北里站建设公交港湾并完善过街设施等。
日前,交通部门已经启动普查,摸排本市交通堵点、乱点,逐项制定工程改造方案,提高易堵路口和节点通行效率,挖掘现有道路基础设施潜力,缓解交通拥堵。 缓堵法1:路口加交通指示灯 案例:优化丹棱街—中关村大街交叉口 丹棱街-中关村大街改造工程位于海淀中关村西区,在中关村大街(南北向)与丹棱街(东西向)相交的非灯控丁字路口。曾经,丹棱街为贯穿中关村西区东西向的重要次干路,但本路口现况仅能右进右出,导致车辆被迫绕行,增加相邻路口的交通压力。 今年,交通部门计划将该路口改造为灯控丁字路口,拓宽路口西出口北侧瓶颈路段,盘活该地区的道路循环系统,减轻中关村西区相邻道路的交通压力,缓解交通拥堵。 缓堵法2:建公交港湾 案例:开辟六里桥北里站主辅隔离带地下通道出口 西三环六里桥北里站、花园桥北站、万寿寺站3站位于西三环主路沿线(双向),目前均未设置公交港湾,公交车进出站停靠影响社会车辆连续行驶,降低道路系统通行效率。 今年,本市将在六里桥北里站(双向)北侧地下通道处新开辟主辅隔离带地下通道出口,连接并延长主路站台长度,形成一个长约150米公交港湾,达到方便换乘、缓解交通拥堵的目的。 现有的万寿寺站(内环)港湾宽2米、长50米,港湾长度宽度均不满足使用要求,万寿寺站(外环)港湾长度也不满足需求,拟改造为长100米宽3.5米的公交港湾;花园桥北站(双向)公交港湾长50米、宽2.5米,拟改造为宽3.5米,同时在天桥北侧新增站台,减少公交排队靠站现象。 缓堵法3:增设环路入口 案例:增设西四环外环正阳桥南主路进口 西四环外环正阳桥南进口项目位于西四环正阳桥南(外环方向)。目前由正阳桥向南经看丹桥、富丰桥和科丰桥约2公里路段内未设置四环主路进口,导致周边车辆均沿辅路行驶并在科丰桥东进口进入四环主路,造成看丹桥、科丰桥等桥下路口交通拥堵严重。 今年,本市计划在正阳桥南增设四环主路进口、并拓宽加减速车道,缓解西四环辅路桥下路口交通拥堵,方便车辆快速进入四环主路。 缓堵法4:匝道拓宽改双车道 案例:机场高速进京方向四环路出口由单车道改造为双车道 首都机场高速路进入四环路出口匝道处(进京方向),减速车道、匝道出口处均为单车道,由于机场高速交通量大,导致出口处交通拥堵,从而影响机场高速主路通行。 本市计划将减速车道、匝道向西拓宽改造为双车道,匹配交通流。同时,手帕口桥改造项目也将启动。该项目位于广外大街手帕口桥处,计划在东向南盘桥匝道转弯处新建行车道,由一条机动车道变为两条机动车道。 缓堵法5:增设掉头车道 案例:大红门桥下环岛东侧增加一条掉头车道 大红门桥下环岛东向东掉头需求量大,由于未设置东向东掉头车道,部分车辆为节省路程在桥下环岛东侧非机动车道违章掉头,存在安全隐患。 本市计划在大红门桥下环岛东侧,将人行步道以及非机动车道空间重新渠化,增加一条向东掉头车道;同时拓宽大红门桥东侧外环辅路,增加一条机动车道,供掉头车辆集散使用。
上一篇:北京代表团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下一篇:北京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