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草案,引发广泛关注。在网络乱象层出的当下,这项立法不仅为公民维护个人信息安全提供了有效的法律武器,也为有关部门规范网络秩序、惩处犯罪活动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依据。
时下互联网之所以让人觉得“乱”,不仅是因为“中枪”的人越来越多,更要命的是大家中了枪却往往无能为力,受了侵害却无可奈何。法律不完善,责任难认定,让有关部门在惩治处理时无法可依。如此一来,受害者只能忍气吞声,违法者却日益猖獗。事实说明,缺乏法律的规范与约束,在很大程度上助长着诸多为所欲为的网上劣行。
草案提交审议,无疑向我们传递了一个积极信号。有了法律撑腰,饱受信息侵害之苦的人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有关部门亦能够有凭有据地去查。有了法律撑腰,尊重和保护个人在网上的信息权益,将不再是一句空话,而会成为一种不容动摇的社会底线。可以说,法律维护的不仅是广大网民的根本利益,也是整个互联网健康发展的安身立命之本,对中国社会发展意义深远。
在网络高度融入我们生活的今天,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特别是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技术新业务快速发展,网络信息保护的问题空前凸显。网络必须立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有规矩才有发展。我们相信,随着网络规章制度不断完善,中国的互联网将会在更加安全、文明、健康的环境中,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