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四大非首都功能有序疏解出京
四大非首都功能有序疏解出京
[发布时间]2015/7/17 0:00:00  [访问次数]
北京日报记者 耿诺

    做好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减法”,将换取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优化的“加法”。用严控产业增量、划定发展边界的“除法”,将换取创新活力持续释放、资源环境不断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的“乘法”。简单的四则运算,在本市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中将起到大作用。

    市发改委昨日举行发布会,介绍本市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思路和举措。市发改委主任卢彦介绍,本市已经制定完成了2015年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项目,并在制定从2015到2017年的工作要点,启动编制本市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实施规划。

    精细拆分

    四类非首都功能将被疏解

    从市委全会召开之后,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熟悉“非首都功能”这个名词。那什么是非首都功能呢?

    “一般说来,凡是不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功能,都可以认为是非首都功能。”卢彦细数称,北京主要有4类“非首都功能”,即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物流基地和区域性批发市场,部分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功能以及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

    在很多京外老百姓眼中,北京的医疗水平真是好。但这样的口碑,也带来了过度的聚集。卢彦说,全市88家三级医院年诊疗超过2亿人次。儿童医院、天坛医院等全国知名医院中,来自京外的患者就诊比例超过70%,周边省份就医患者占到56%,其中仅河北就占到了四分之一。

    同时,在很多周边区域零售商眼中,北京又是个大批发市场。大名鼎鼎的“动批”就因为有9大市场、30多万平方米经营面积、3万多从业人员而被称为“市场群”。在这里,每天有六七万的人流量扎堆儿,高峰时单日甚至能达到10万余人,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都是“动批”的物流覆盖区域。

    但这数十年聚集起来的非首都功能,疏解又岂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卢彦说,要做到“有序疏解”,还需要经历长期的努力。

    控制增量

    6900家企业去年没“出生”

    要想疏解非首都功能,北京明确将在两个方面下功夫——控增量和疏存量。“要使胖人身体健康,就要先控制增重,再减肥,人才能更有精气神。”卢彦说。

    控制增量被定位为第一步。卢彦在发布会上说,去年,本市已经出台了《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这份全国首个以治理“城市病”为目标的产业指导目录,对明显不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行业关上了大门。

    “仅去年一年,依据《目录》不予办理新设立或变更等登记业务达到6900余件,这意味着,有6900家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企业,去年就没有‘出生’。”卢彦说。

    虽然只执行了一年,但这份《目录》使得东西城的“批发和零售业”降幅达到45%;朝、海、丰、石四区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降幅均在20%以上。

    目前,市发改委正在酝酿2015年版本的《目录》和实施细则。按小类计,全市层面受到禁限的行业,占全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比例,将由32%提高到55%;同时,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将执行与东城、西城一样严格的禁限措施,受到禁限的行业占全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比例,将从42%提升到79%。

    四类方案

    教育医疗疏解已有时间表

    卢彦说,本市正系统研究、分类制定产业、市场、教育医疗、行政事业单位等领域存量疏解方案。这4类方案将决定北京未来的发展方向。

    “首先,北京要坚决退出一般性产业特别是高消耗产业。”卢彦说。

    在全市的制造业大账本上,39大类制造业领域中,本市居然占到35种。对此,本市确定到2017年要退出1200家污染企业,实现重点工业污染行业调整退出目标。截至去年底,全市已累计退出污染企业680家;今年上半年又退出185家。

    同时,包括动批、大红门、西直河等批发市场的商户,也开始搬家,向廊坊永清、保定白沟、沧州黄骅等地疏解。

    在这4类中,教育和医疗关注的人群最多。目前,全市88家三级医院中有67家集中在城六区,89所在京高校中有64所整体或部分集聚在城六区。市发改委副主任刘伯正说,本市正在制定高校疏解名单;聚集的医疗资源,也将通过疏解、对接,“将部分公共服务功能辐射到更广泛地区”。

    据了解,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本市正在制定对于教育和医疗疏解的时间表。2017年,现有的疏解项目要取得实质性进展。

    “所谓实质性进展,既要有形象进度,又要有工作内容。”刘伯正补充说。

    其次,到2020年,已经确定的教育和医疗项目,要完成疏解。

    更远景的布局将在2030年实现。刘伯正说,按照《纲要》要求,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届时会更加均衡、更加有效,在疏解中实现均衡布局、也实现带动承载地城市化进程服务水平的提高。

 
关于我们服务条款和声明广告服务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14040435 京B2-20070152 域名注册服务批文号:信部电函[2005]263号 京ICP证000012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0217035号

Copyright © 2010-2011北京眼镜协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