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2014年度十大“北京榜样”获表彰
2014年度十大“北京榜样”获表彰
[发布时间]2015/1/7 0:00:00  [访问次数]

  京报网讯(记者 童曙泉)由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主办,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承办的“2014北京榜样”颁奖典礼近日隆重举行。张佳鑫、金汉、韩冰、陈敏华、郑丹娜、张鹊鸣、斯蒂芬·马布里、闫志国、金九皋、廖理纯当选2014年度十大“北京榜样”。苏士龙、“月宫一号”科研团队获得2014年度“北京榜样”特别奖;任士荣等48人获得2014年度“北京榜样”提名奖。

  十大“北京榜样”人物事迹涵盖了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勤劳节俭、热心公益等类型。首都文明办副主任韩龙彬介绍,这些百姓身边的榜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着“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榜样精神。他们的事迹,是现阶段首都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颁奖典礼现场,主办单位通过视频小片、故事讲述、现场采访等形式,生动再现了十大“北京榜样”和特别奖获得者的事迹,真挚的话语、感人的场景,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航天员刘洋、北京公交行业的优秀代表李素丽、南水北调工程一线工程师刘峻伟等社会各界人士为榜样人物颁奖,著名歌唱家登台为榜样献歌。

  “北京榜样”主题活动是北京市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发挥榜样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着力打造首都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品牌活动,是一项融广泛发动、推荐选树、宣传报道、公益实践为一体的群众性综合大型主题活动。短短几个月时间,各界推荐“2014北京榜样”候选人3416名,通过市属媒体推出“北京榜样”周榜人物130名,月榜人物60名,并在月榜人物的基础上,评选产生2014年度十大“北京榜样”及特别奖、提名奖。

  主办方还开展了“为榜样点赞”互动活动和“我学榜样做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包括植树、献血、助残、敬老等系列公益项目,传播榜样精神,弘扬榜样精神,传递榜样的道德力量。

2014年度十大“北京榜样”事迹简介

张佳鑫 助人为乐

  张佳鑫 男,1990年生,北京邮电大学在读博士。他发起“夕阳再晨”科技助老项目,带志愿团队走进社区,针对社区老人开展“一对一、一帮一”个性化教学,让老人学会电脑知识,尽快融入信息化时代。目前,他已建立起一支500多人的志愿者组织,帮助8个社区的5000多名老人。他还发起“高校正能量联盟”,带动全国81所高校学子开展助老等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90后青年公益”的中国梦。

陈敏华 敬业奉献

  陈敏华 女,1946年生,北京肿瘤医院超声科首席专家。她在医学领域的多项开拓为国际认可;她诊疗的1200多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五年生存率达47%,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她心脏不好,但如果安装心脏起搏器就不能再为患者做射频手术。为了患者,陈敏华放弃安装起搏器,每天靠药物和吸氧控制病情,坚持为患者治疗,病人对她非常信赖。

斯蒂芬·马布里 敬业奉献

  斯蒂芬·马布里 男,1977年生,篮球运动员。2011-2012赛季,他加盟北京男篮,此后,北京男篮3年当中两夺CBA总冠军。他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去医院探望身患重症的女孩,并前往安徽、云南的偏僻山区,为学校捐赠体育用品,在云南山区学校为孩子们上体育课。他在中国播撒着爱,也得到了爱。2014年4月,他光荣地成为“北京市荣誉市民”。

金九皋 勤劳节俭

  金九皋 男,1941年生,北京京伦饭店退休工程师。2005年初,他发明的节水器使大功率马桶一年节水72吨,后来又发明“久节”马桶节水器,并申请专利。他带领节水志愿者,不怕脏和累,不在乎别人误解,为居民免费改装马桶。如今,朝阳区6000多户家庭已采用了此项发明,年节水40多万吨,节约费用200多万元。十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及全国数个省市,培训了上万名节水志愿者。

廖理纯 热心公益

  廖理纯 男,1965年生,社会公益人士。他24岁掌管联想广州分公司,28岁创办自己的企业,39岁企业年销售额数亿元。2004年起,他从公司管理中脱身,投身公益事业,参与沙漠植树;2011年起,为了固沙防尘、治理雾霾,他开始自筹资金,在内蒙古、河北地区组织建立绿化志愿者基地,并带领千名志愿者植树上百万棵,为北京蓝天种下绿色防护带。

金汉 见义勇为

  金汉 男,1989年生,北京人艺演员。2014年4月14日晚,他和女友在东城区史家胡同路遇母女被抢劫,他奋勇踢倒歹徒,夺回被抢女包。后被另一歹徒刺伤,身中8刀,刀口离颈部大动脉仅5厘米,经急救,肩膀、手腕、头部共缝合10针。他负伤8天后,就带伤登台演出。

郑丹娜 敬业奉献

  郑丹娜 女,1973年生,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教师。2009年教师节,《焦点访谈》以“爱一朵花就陪她绽放”为题,播出了一位小学教师每天与学生书写“悄悄话”的故事,这位老师就是郑丹娜。“悄悄话”小本诞生于1998年,她用私聊的方式和学生笔谈交流,关心他们的内心成长,内容包罗万象。慢慢的郑丹娜成了孩子们的知心朋友。16年来,她用400多万字的“悄悄话”,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她每周五晚还与家长探讨育儿问题,至今已坚持6年。

闫志国 孝老爱亲

  闫志国 男,1949年生,北京市航空邮政公司退休干部。这位空军飞行员新婚的第5天就遭遇唐山大地震,妻子高位截瘫。他不离不弃,守候、照料妻子38年,期间他帮助妻子战胜困难,顽强写作。1987年,妻子张胜兰以他们的故事为原型,写成长篇自传体小说《忧愁河》,好评如潮。闫志国说:一生只选择一个职业,那就是飞行;一生只选择一种爱情,那就是相守。

韩冰 诚实守信

  韩冰 男,1977年生,北京渔阳出租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司机。他的血型是稀有的RH阴性血,俗称“熊猫血”。2013年11月,身患白血病的江苏小姑娘薛莲在化疗结束后,血小板大幅下降,急需输入血小板,但医院没有库存。薛莲的父亲几经辗转联系到韩冰,他二话没说,答应为孩子捐献血小板,并且承诺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就会继续为小薛莲捐献。2013年11月至今,他已经为小薛莲献血九次,以实际行动履行着献血救人的承诺。

张鹊鸣 敬业奉献

  张鹊鸣 男,1981年生,北京公交集团公司387路首席乘务员。他熟悉北京800多条公交线路,回答乘客的询问既耐心又准确,被称为“北京公交活地图”;他利用业余时间踏勘过上百万公里公交线,记录了上万站点,编著了20多万字的《鹊鸣公交速查词典》,使众多乘客受益。


 
关于我们服务条款和声明广告服务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14040435 京B2-20070152 域名注册服务批文号:信部电函[2005]263号 京ICP证000012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0217035号

Copyright © 2010-2011北京眼镜协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