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要俄撤回边境部队 俄提议乌采用联邦制 [发布时间]2014/4/1 0:00:00 [访问次数] |
||||
美要俄撤回边境部队 俄提议乌采用联邦制
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与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3月30日在法国巴黎会面,讨论给乌克兰危机“降温”的办法。只是,会谈无果而终。会后,两人分别举行新闻发布会。克里强调俄军从乌俄边境地区撤回才能为对话创造良好气氛;拉夫罗夫则提议,乌克兰应该采用联邦制。 双方会谈持续约4个小时 按俄美两国元首的安排,克里与拉夫罗夫30日晚在巴黎再次就乌克兰危机对话。 拉夫罗夫会后告诉媒体记者,两人的会谈“有建设性”并将继续下去。他说,双方分别阐明己方为化解乌克兰危机所作方案,但就这场危机缘何爆发存在分歧。 克里在另外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说,两国“就危机爆发的原因见解不同,但双方都认为,为乌克兰民众找到外交解决途径具有重要性”,美俄对话“不久”将继续。 3月30日的会谈持续大约4个小时。按路透社的说法,尽管双方立场鲜明,两国外长对话期间偶尔传出笑声。 焦点是如何防止局势恶化 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30日会谈的焦点不是克里米亚,而是如何防止局势进一步恶化,美方着力要求俄方撤回部署在靠近乌克兰边境的军队。 克里告诉媒体记者,即便俄罗斯军队没有进入乌克兰,美方依然认为俄方陈兵边界“在乌克兰制造了紧张和恐吓气氛”,且不利于美俄对话。 美国政府官员告诉美联社记者,会谈中,克里为俄方撤回部队提出一系列方案,但拉夫罗夫没有作出任何承诺,仅表态将向克里姆林宫反馈这些方案。 拉夫罗夫在新闻发布会上重点谈及乌克兰采用联邦制的建议。 他说,乌克兰每次选出新总统,就要修改宪法,证明“统一的国家模式”在那里行不通,乌克兰应该采用联邦制。这样一来,每一个地区便可自行选择经济、金融、社会、语言和宗教模式。 “联邦制并非像乌克兰政府所担心的那样意味着分裂,”他说,“正相反,联邦制……将满足乌克兰所有地区人民的利益。” 针对俄方提议,克里告诉媒体记者,联邦制议题没有在两国外长对话中得到严肃讨论,“因为如果没有乌方代表参与,(讨论联邦制)不合适”。 按法新社的说法,截至目前,俄方拒绝与乌克兰当局直接对话。 □聚焦克里米亚 俄宣布将在克里米亚建经济特区 俄罗斯总理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3月31日访问克里米亚地区,宣布当地将建立经济特区,承诺改善民生和基础设施。 梅德韦杰夫访克“打气” 一批内阁成员随同梅德韦杰夫访问,包括第一副总理伊戈尔·舒瓦洛夫和副总理德米特里·罗戈津。梅德韦杰夫在克里米亚地区首府辛菲罗波尔召开特别内阁会议,克里米亚地区政府官员也参加。 在这场由俄罗斯官方电视台直播的会议上,梅德韦杰夫说,此行目的为“评估形势和今后任务的规模、与当地居民交谈并向他们提供支持”。 “克里米亚的人民不能因加入俄罗斯遭受任何损失,相反,他们必须因此获益,”他说,“他们期待我们创造条件,让他们过上宁静和体面的生活,让他们对明天充满信心,让他们觉得是一个强大国家的一分子。我们必须满足他们的愿望。” 梅德韦杰夫是并入程序完成后造访当地的俄罗斯政府最高官员。 宣布一系列支持政策 梅德韦杰夫在会议上宣布,将在克里米亚建立经济特区,实行优惠税收和关税制度、精简行政审批手续以吸引投资者。另外,俄罗斯政府将帮助克里米亚开发旅游业并采取措施鼓励更多俄罗斯人前往当地旅游。 他还承诺,克里米亚地区的道路和其他基础设施将升级改造,当地政府雇员薪水和民众养老金将提高至俄罗斯平均水平。他强调,克里米亚地区一旦电力供应中断,俄罗斯政府能确保提供后备供电,而且将研究克里米亚用电长期解决方案,比如并入俄罗斯电网或者在当地建设电站。 召开会议前,梅德韦杰夫在辛菲罗波尔走访一所儿童医院和一所中学,承诺为医院提供新的救护车。 >>反应 乌向俄提出抗议 乌克兰外交部发言人31日在记者会上说,俄罗斯官员“未经同意而访问他国领土,严重违反国际社会准则”,乌方已经就梅德韦杰夫访问克里米亚地区向俄方提出抗议。 乌克兰国防部总参谋部发言人阿列克西·德米克拉西科夫斯基31日告诉法新社记者,俄乌边境的俄军“近几天来”逐渐后撤,不过乌方没有接到俄方通报,因而不清楚撤军是否与美俄对话有关联或者仅是俄军轮换。 德米克拉西科夫斯基说,不清楚俄军撤离人数或者仍有多少部队驻扎在边境。美国和欧洲国家一些官员上周末推测,俄乌边境驻军为3万至4万。然而乌分析师31日说,根据他的消息源提供的数字,截至当天上午,边境地区仅剩大约1万俄军。据新华社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