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双号限行 全城总动员 [发布时间]2014/11/4 0:00:00 [访问次数] |
从今天起,北京开启APEC模式,为期10天的“单双号限行”正式实施,原本既挤又堵的周一早高峰状况如何? 尽管对于经历过06年中非论坛、07年好运北京和08年奥运会的北京市民来说,这项政策并不陌生。但面对如今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经突破550万辆的严峻现实,怎样应对大规模限行仍然是个难题。 刚刚过去的周末,不少家庭都在为寻找靠谱的方案仔细盘算着。除了公交地铁以外,尘封已久的自行车、极少坐过的出租车,甚至是从未尝试的拼车也都被推上了“替补席”。 改坐地铁的 “怕周一更挤, 索性6点半就出门” 如果只是自己上班,家住潘家园附近的苏琳倒并不怎么担心限行。但一想到不能开车送上小学的儿子,担忧就多了点儿。 “从家到学校有公交,但时间没保证,现在早上天也冷,还是地铁好些。”原本每周一次的限行日,一家人都要跟打仗似的。“姥爷一个劲儿地催着吃饭,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在6时40分走出家门,否则往后人就要多起来,怕挤着孩子出事儿。” “10号线到国贸换1号线,再到建国门换2号线,一般那个点儿还可以,不会有座,也不至于挤着,7时25分左右就能到学校。”可是,这个单双号限行的周一,苏琳还是有些忐忑,“会不会有更多人从地上涌入地下?”为了不让孩子挤着,她咬牙决定:“索性再提前10分钟出门,虽然辛苦点,好在过两天学校就放假了。” 今晨 体验 “一号线居然有空座” 6时42分坐上10号线的苏琳发现:“没什么异样,跟周四我限行那天人差不多,不挤,但也没座。在国贸换1号线时,居然还有一个空座让我儿子冲过去坐下了。” 但7点半出门的方鹏就没这么幸运,“平常这个点儿在积水潭坐地铁,基本不需要在站外排队,今天却排了三五分钟,平时来车就能上去,今天等到第三趟车来才终于挤上去。” 8点钟走进地铁5号线立水桥南站的刘晓楠就更悲催了点儿,站台已被等车的人群满满地占据。每一辆驶入车站的地铁几乎都是满载状态,车门一开,几乎毫无缝隙。“平时没个三四趟上不去,今天至少也得四五趟车。”每逢列车入站,站台上的工作人员就忙不迭地维护秩序,一方面要督促乘客尽快上车,另一方面,还要把急于上车却又无法挤入车厢的乘客劝回,“如果夹在车门和隔离门之间很危险,而且门关不上,谁都走不了。”15分钟后,刘晓楠放弃了,平时不挤地铁的他,等了7趟还没上车,最终决定出站改坐公车碰碰运气:“这也太挤了,门一开我觉得根本没地儿,可旁边人居然就上去了……” 翻出自行车的 “想来想去, 还是人力更靠谱” 蒋梦茹并不觉得单双号限行是件坏事。“单位有班车,平时路上容易堵,总是急匆匆,连早点都来不及吃。真限行路上车少了,没准儿还能早点儿到单位,踏踏实实在食堂吃个早饭。”真正让她纠结的,在于从家到班车点这一段。“平时老公开车送我去,我们家在五环外,也不受限号影响。可这次是全市都限,只能坐公交车去班车点。但我家连接班车点只有一趟公交车,平时早高峰已经很挤了,到限行这两周,肯定很多人要坐,我这平时没有‘训练’过的,怕是挤不上去。” 想来想去,还是人力更靠谱。“我星期天就把家里闲置了大半年的自行车擦一擦、打好气,从周一开始,我就骑车了,虽然现在有点冷了,但坚持两个星期还是可以的。” 今晨 体验 “加了5块钱叫车,20秒就有应答” 计划不如变化,昨天晚上接到本周上早班的通知,7点前要到单位,那就不能赶班车,只能打车了。蒋梦茹6时15分开始约车,刚打开叫车软件的时候,地图上不少空车,但真叫车时发现大家都不回应,连叫了两遍都没有应答。没辙我就加了5块钱再叫,不到20秒,就有车应答了。打上车的时候比平常晚了5分钟,不过一路畅通,到单位比平时还早了10分钟。“而且,我观察了一下,路上几乎没有双号车,看来这次大家都比较注意啊!” 换乘班车的 “限行这天停车是个问题, 弄不好得被罚一千多” 李玮平时上班都是开车直接走五环,因为居所和工作单位都在五环外,不受尾号限行约束,“从我家到单位,将近40公里,开车单程大约是40到50分钟。平时我早晨7点10分出发,到单位吃了早饭正好上班。”单双号限行政策出来后,李玮有点发愁,“不光是上下班的时间要大大拉长,限行这些天停车都是个问题。” 李玮住的小区是个老小区,院子里放不了几辆车,小区外边的道路南侧划了停车位,好多都是包月的,李玮没抢上,平时都是下班后停在道路北侧,一早开走。“一个月有时候会被贴一两次违章停车的条,我也只能认了。可是限行的话,车挪不走又停不到小区里面,要是每天都被贴违章,这两个周下来,我得被罚一千多!” 因为车是双号,周一限行,李玮提前把车开到了五环边上一个大型超市的露天停车场,打算改坐单位的班车。“从家走到地铁古城站得15分钟,坐上地铁去复兴门等单位班车。班车的发车时间是7时15分,猛得比平时早起一个小时,还真是不适应,好在到班车上还能补一觉。” “天气很好,感觉真的很舒服” 李玮从复兴门坐上班车后半个小时就到单位了,“班车司机说平时至少四十分钟。班车走京开高速,上了五环后,感觉路上的车比平时少很多。” 家住车道沟的王淇也很“奢侈”地“坐”到了单位。“早晨特意早出门5分钟,结果比平时早了5分钟到位于金融街的单位。路上的车比平时要少一点,公交车上的乘客跟平时相比没有太多变化,从家到动物园的公交车上几乎每个人都有座位。”在动物园公交枢纽倒车的时候,因为第一趟公交车已经没有座位了,王淇还特意又等了下一趟车,“天气很好,感觉真的很舒服。” 计划打车的 “怕限行不好打车, 特意提前约了一辆” 对于很多年没再坐过公交地铁的徐阳来说,只要想到人挤人的画面,就觉得头大。即使限行,也还是得想方设法有车可坐。起初,她考虑过租车,可是仔细一想,且不说一天少则也要二三百,单是取车还车时间就够让人头疼。“要是平时,完全可以选择前一天晚上去提车,第二天一早从家开着去办事,第二天晚上再还回去。”但是,单双号限行期间,远不是这么简单。“假如租辆单号车,只能一大早赶到门店提车,当天开完晚上就得还回去,不然到了第二天,就又进入单号限行,想还都还不了。”要是想省事儿,索性一直连租,可这显然太浪费,开不了的那些天还得找地儿停着。" 思来想去,还是打车划算又省心。“现在打车软件很方便,可以提前预约,”徐阳平时开车从东铁营桥到金融街基本上得30到40分钟,怕限行不好打车,她特意提前一天预约了出租车周一早上在楼下等。 今晨 体验 “叫的车来得太快” 徐阳7时30分准时坐上出租车往单位走,“南二环还比较畅通,但是从天宁寺桥到复兴门桥还是跟平时一样,有些堵车,到单位的时候8时过2分,用时跟平时基本相同。” 同样用软件叫车的于淼有点哭笑不得,“本来怕迟到,6时多就出门打车,结果叫的车来得太快了,一路又很畅通,不到7时就把孩子送学校了。” 本打算街头拦车的张婧运气就差了点儿,“到了打车地点一看前面已经站了4个人在打,于是又灰溜溜去地铁站了……” 打算拼车的 “今儿折腾一天, 会有人响应我拼车吗?” “APEC顺义平谷上班拼车”,这是程立四天前所建QQ群的名字,类似的标题还出现在百度贴吧挂出的帖子上。家和单位都在六环外的他,还从未受过尾号限行的影响。但这次全北京限行,单号车的他琢磨着找个双号车主搭伴儿互补。 程立家在顺义,小两口都在平谷工作,“单程就有43公里,一般开车要1小时20分钟左右。”此次限行之前,程立只体验过一次不开车上班,“家里人要开车带孩子去医院,我就坐公交去的。中间要换趟车,下来再走上半个小时左右。其实路上倒不怎么堵车,就是等公交时间没准儿。”在郊区,公交的发车间隔远比不上市区,“运气好的话,三五分钟就能上车,运气不好,等上几十分钟也大有可能。”更让他头疼的是,由于上班方向的公交刚下高速,基本没人下车,“别说座位了,站着都挤。” 今晨 体验 “不行明天就请假在家带孩子” 跟平常一个点儿开车出门,提前10分钟到了单位,今早享受到一路畅通的程立还在为找个拼车伙伴努力着。可几天下来,QQ群和贴吧始终无人回应,“万一还是没人拼,明天我只能坐公交。我老婆打算索性请假在家带孩子,否则来回折腾太辛苦,回家都没精力照顾孩子了。听说有的单位在限行期间可以申请在家办公,如果都能这样就好了。唉,经过今儿一天的折腾,没准儿又有人还是觉得拼车更好,会跟我联系呢?” 北京日报记者 宗媛媛 吴楠 周明杰 插图 宋溪
上一篇:首日早高峰拥堵报警降96%|下一篇:1500岗位“专供”随军家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