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不等与屈光参差 [发布时间]2010/12/16 0:00:00 [访问次数] |
视光研究员 高世宏 在我们验配的眼镜中,有时会遇到配戴者反映说,怎么戴上这副眼镜,两眼所见的物象会大小不一样呢,或者视物有重影,或者戴镜后有视力疲劳的感觉等等。分析其原因最多见者为两眼屈光不等,特别是两眼相差较大者更易发生视力疲劳,为了更进一步弄清为什么,首先应了解什么是屈光参差。 所谓屈光参差是指两眼屈光不等,如一眼是正视,另一眼为远视、近视或散光;或两眼均有屈光不正,但其屈光程度不等或性质不同者是之。如果我们对每个人眼的屈光进行精确测量时,就会发现两眼的屈光度很少有完全相同者,常有少许差别。但是,并非每个人都有不适的感觉,这是因为人眼的调节和适应能力很强,可以自我修正。但也有些人,或者由于屈光参差的度数过大,或者自身适应能力较差过于敏感,或者由于身体不适,或者由于某些环境因素都有可能因屈光参差所致的影像不等而出现视力疲劳等不适的症状。轻者头痛、烧灼感、怕光、眼有牵拉感、视物疲劳感、判断距离不准、空间物象扭转、弱视、间歇性复视。严重者不能忍受,甚至有的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当闭一眼后症状可能消失。 所谓影像不等是指双眼影像不等,影像不等源于希腊文,意为不相等的像,从视力的角度来讲,一眼感受到像的大小与另一眼不相等时,将产生融合困难。 双眼影像不等可以分为总体型,即所有的方向都有像的大小不等,相当于球面屈光不正;子午线型,即在一个子午线上的像大小不等,或者一个子午线与另一个子午线像的大小不等,相当于散光。引起影像不等的原因通常为: 1.屈光参差的矫正:两眼的矫正镜片度数不同,产生不同的放大率(或为负放大率)。例如,当一眼为无晶体眼或为双眼高度屈光参差时。 2.眼球轴长不同,以及尽管屈光矫正是相同的,但视网膜刺激感受器(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类别和比例不同。 临床上,双眼影像不等多见于光学上的原因,但是还必须考虑到可能有感觉上的因素。因此确切的评价其程度,或它存在的确实性,必须通过一种专门的仪器来测量,以测出两眼在主观感受上物象大小的区别,这种仪器称为影像计。它不但能测出影像不等的尺寸大小在感觉上的区别,而且还可以确定是总体型或子午线型,并指出子午线型中的主子午线之位置。 影响影像不等的因素:在测定影像大小时,受各种复杂的因素 影响,故而实测数值往往与理论数值并不一致,影响视网膜影像或眼的影像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调节的影响:眼在调节时,晶状体前面变凸,在光学上表现为眼的结点向前移,其结果为视网膜上的影像变大,临床上常见到因调节痉挛而引起视物变大,相反的,当调节麻痹时视物变小。前者系因结点前移,而后者是结点后移之故。 2.辐辏的影响:一般在辐辏时影像变小。例如,用两张相同的图片做辐辏训练时,则融合后的图片,明显小于图片。又如,用手描实体镜做训练时,所画的图形明显较原图形为小。这就是用辐辏过多所产生的变化。 3.视网膜解剖因素的影响:在单位面积内的视网膜视细胞数分布的疏与密会直接影响像的大小。例如,轴性近视因其后极部视网膜的伸展,其视细胞数的分布就较稀疏,与正常眼相比,投射到同一区域内的视网膜影像,感觉要缩小。 4.矫正眼镜的位置对视网膜影像的影响:凸镜片如由前焦点向角膜侧移近时,则视网膜影像缩小,反之,则视网膜影像扩大。凹镜片则与此相反,由前焦点向角膜侧移近时视网膜影像扩大,反之要缩小。 研究认为,双眼存在0.25D的屈光参差时,则在两眼视网膜上的影像差为0.5%,我们能忍受的两眼视网膜最大影像差为5%,超过此数值,则双眼影像的融合就要发生困难,临床上一般以双眼屈光参差在2.00—2.50D为有临床意义。因此在矫正屈光参差时,无论用框架眼镜或用角膜接触镜(隐形眼镜)矫正时均应考虑影像不等,以保证全面的良好的视功能。根据计算,用凹镜片-1.00D便可使影像缩小1.5%,而凸镜片的数值要略大一些。而用角膜接触镜矫正时,除特殊情况外,近视眼的影像缩小很轻微,远视眼比近视眼要大一些,但在8.00D以下则影响不大。 保持双眼单视影像不等的界限:已往均认为保持双眼单视影像不等的容许界限为5%,但也有人研究认为可以扩大,如日本栗屋忍研究将立体视的合格标准定为40弧秒时则影像不等可容许界限为7%;若立体视标准为100弧秒时影像不等可容许界限可降低到13%。散光对影像不等的影响也较大,两眼的散光轴都在水平位(180 °A)或在垂直位(90°A)时,两眼相差界限为3.00D,个别人也有耐受不了2.00D之差的。 在斜向散光时还会引起物体的倾斜, 当双眼散光的主要径线在45°A或135°A时此种作用最大,即使两眼散光度完全相同也可引起这种症状。因此在验光处方时必须注意,有时需要放弃部分视力,将散光轴向尽量靠近水平或垂直方向,若屈光度数大,有时不得不给于低度矫正。 这里要特别提一下角膜接触镜对矫正两眼屈光参差有着良好的效果,这是因为角膜接触镜仅隔一层薄薄的泪液层,几乎紧贴在角膜上,很少有棱镜效应,特别是采用车削法制作的软性隐形眼镜,其镜片的成型性好,其中形成的泪液镜可以矫正角膜散光,其效果是框架眼镜所不能的。例如,优视软性隐形眼镜散光片可以矫正散光5.00D效果良好,解决了已往框架眼镜所不能解决的高度散光的难点。 总之在矫正时,一定要保持正常的双眼视功能良好,同时要考虑是否会产生影像不等以及双眼矫正后的视力差别和戴镜后的三棱镜效应及其耐受能力,以达到患者舒适满意为佳。
上一篇:有关儿童青少年学生配镜的科学|下一篇:营养素与护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