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配渐进多焦点的成功与失败因素 [发布时间]2010/11/28 0:00:00 [访问次数] |
验配渐进多焦点的成功与失败因素
作者:朴济英 时间:2009年6月20日 内容提要: 渐进多焦点眼镜发明于五十年代末,经过更新换代,已日趋完善。 渐进多焦点眼镜适用于中老年人远、中、近距离使用。近年来也可作为青少年预防、控制和延缓近视的发生和发展使用。 本文论述渐进多焦点镜片。分析验配渐进多焦点的成功与失败的因素,在不同职业,不同环境的需求分析及验配时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 渐进多焦点,老视,距离,通道, 论文主体:
一、渐进多焦点镜片的认识: 渐进多焦点镜片上有四个区:1远用区。2近用区。3过度区。(中距离)4像差区;如下图:两个光心:近用光心和远用光心。一个中心:几何中心(棱镜测量区)。一条参考线:水平参考线。加入度及品牌标记等。 图1.1-1渐进多焦点镜片区域划分
二、渐进多焦点镜片的适用人群 (一)一般远用近视眼的人配渐进多焦点镜片容易适应。 多数长期佩戴近视镜的人群适宜渐进多焦点镜片满足看远,看中距离及看近。因为对于适应眼镜本身来说,长期佩戴者已经熟悉通过眼镜视物的习惯,进而对渐进多焦点的适应起到铺垫过渡作用。而对于没有佩戴过眼镜的人,等于使眼睛处于双重任务下,相对适应起渐进较困难。 (二)中年近视、散光不是很大的人群最适合配渐进多焦点镜片。 由于存在近视及散光,散光不大对渐进镜片的适应起来比大散光人群要快。由于渐进多焦点的特有区域划分,使镜片对人眼看远度数的要求有 (三)远用近视的人群比近视的人群配多焦点镜片要难适应些。 平时不戴镜的低度近视、低度远视和平光的人群,由于对戴镜的不习惯, 配用渐进多焦点镜片后的初戴适应性,自我感觉相对难些。 (四)中年近视的人。 中年近视的人下加光(Add)不是很大,舒适性的设计与最新一代的多焦点设计差异性不是非常大,所以可以根据消费能力和舒适性要求分别推荐舒适型和短通道渐进镜片。 (五)行走时头左右晃动不大的人也容易适应渐进多焦点。 三、影响验配渐进多焦点成功的因素 (一)通道的影响 1.短通道:满足度最高 由于短通道渐进多焦点镜片适宜多数是片型小的镜架,所以美观上是人们最希望的。又因为镜片小,使镜片的盲区较小,从而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但是敏感人群及初戴者适应起来较困难。 2.中通道:选择最多 选择中通道的人群多是因为个体调整尺寸及镜架的要求的不同。 3.长通道:适应最快(但自使用一周后起满足度逐渐降低) 长通道多会让佩戴者会快适应镜片的几种距离的度数,但是适应以后在盲区的范围上,及眼镜样式等会影响佩戴者的满足度。 4.初次佩戴者:偏好通道长的。 5.已佩戴过者:偏好通道长或中等长度的。 (二)近用区的影响 1.中间宽度。 相对来说反应良好,是平均值。所以适用于大多数人。 2.较宽宽度。 最不受欢迎(佩戴近用区较的以后不易适应其他渐进多焦点)。 3.初次佩戴者。 对于近用度数的变化及用眼角度需要一定时间的适应。 4.现已佩戴者。 偏好中间宽度的近用区。 5.男性适合窄的近用区和中间宽度的过度区(中距离)。 6.女性适合中间宽度的近用区和短通道。 (三)佩戴者个人信息差异的影响 1.处方(矫正) (1)屈光度高的患者定做效果好 (2)高度近视。 可以很好的解决看近看远的问题,验配出来的效果好,对于有花眼的佩戴者来说看近时可以相对降低近用的度数,减轻镜片质量。从而降低眼镜整体对脸部的压力。 (3)轻度近视。 能降低对脸部的压力,但是没有渐进镜片佩戴经验的人适应起来有一定困难。 (4)垂直散光。 选择较为柔和的设计,因为垂直散光的特殊位置会对下加光度有部分干扰,所以在验配度数及对佩戴者用眼的角度要尤为注意。 2.渐进多焦点的使用目的。 (1)分为远距离、中远距离、中距离、中近距离、近距离五种基本距离。 (2)最主要的工作及工作距离的确定。 在佩戴者正常视物时的前提下,还要考虑其主要用眼的工作距离,才能达到渐进多焦点验配是为方便人们及时看不同距离的需求。 3.职业活动的影响。 (1)通过了解不同患者的职业及职业特点。 (2)室外,室内,电脑,长时间近距离工作,读书。 (3)患者是否有不同距离工作的用眼需求,以确定是否有必要为其验配渐进多焦点镜片。 4. 验配渐进多焦点个人数据。 (1)以前佩戴过渐进多焦点的设计参考 (2)佩戴渐进多焦点试戴调整 (3)掌握患者的心理倾向(积极的,易适应的,敏感的) 5.个人用眼习惯和差异。 (1)低头用眼的习惯角度(选择过度区向上调整的设计) (2)垂直姿势的用眼(选择通道较长的设计) (3)头左右方向倾斜(光学效果严重降低,需用FF定做渐进多焦点来做补充) 6.必须加强应用上的效果。 对特殊用眼需求又分为 近距离功能降低而强化远距离实用技能的室外型 远距离功能降低而强化近距离实用技能的室内型 四、影响验配渐进多焦点失败的因素 (一)不精确的尺寸。 (1)过度区域太窄。 (2)佩戴者不能充分认知或使用近用区。 对于适应时,佩戴者不能养成渐进镜片不同的用眼角度的习惯。故形成习惯性适应困难。 (3)不良的调整持续存在不可能成功适应。 (4)允许的最大水平误差为1mm(有些设计为0.5mm)。 (5)允许的最大垂直误差为1-3mm(再根据实际情况略微调整)。 (6)没有重视瞳孔高度或只测量单眼。 必须对佩戴者的瞳孔距离进行详细的数据测量及记录,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7)应慎重测量方法的允许误差范围:一些测量方法的平均误差在3mm以上。 (二)不适应的处方。 (1)近用度数过多。 使过度范围度数突变导致佩戴者头晕及视物不清。 (2)未矫正充足远用度数。 (3)完全矫正散光(尤其是垂直散光)。 散光加入本身对佩戴者来说就不好适应,所以在渐进多焦点几个区域里加入散光就更不易适应。 (4)变化较大的新度数。 最好在佩戴者度数相对稳定时再调整其他位置。新的度数复合起来适应难度更大。 (5)异常眼未按实际情况调整 对于斜视及屈光参差等患者的矫正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才能与佩戴者的用眼习惯相搭配协调。 (三)难以施行的处方。 (1)高度屈光异常>+6.00D (2)高度斜视,散光>3-4D (3)双眼视不等>2-3D (4)近用度数>+3.50D (四)佩戴渐进多焦点者期待值的影响 很多佩戴过渐进多焦点患者不适应的原因除了上述客观因素以外,还存在个人心理上的主观因素。期待能够短时间适应,但结果由于个体的差异不如预期的设想,以及要求配镜人员给出鲜明的视力效果,在中距离用眼较多的患者希望能够完整的注视电脑,但由于渐进多焦点镜盲区的局限性,不能够完成患者的要求。 五、调整不正确戴用渐进多焦点人群的教育。 (1)应仔细说明通过渐进的崭新视觉经验。 强调需要一定的努力和充分的自我熟悉用眼角度后会有不错的效果。 (2)应说明身体适应努力的需要,及时向验光师反映。 (3)强调需维持眼镜的最佳佩戴状态,如因佩戴过程中有变化应及时发现并调整,以达到最佳的佩戴舒适度。 六、验光师的资格。 (1)对渐进多焦点的了解,熟悉具有丰富经验的知识,及足够的自信心。 (2)对患者屈光及自身生理及心理的调整及疏导。 七、总结。 经过对渐进多焦点镜片的相关知识,在适应程度上进行了分析,对佩戴者适应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进行充分详细的阐述。验光师的专业资质也是渐进多焦点镜验配成功的关键。因为验配渐进多焦点本着方便人们短时间内多距离用眼的需求而特殊设计的,所以分析适应成功与失败的因素会明确佩戴者的适应程度,解决并调整失败因素会提高适应渐进多焦点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屈光不正诊断与治疗》 编著者:肖国士 尹健华 学苑出版社出版 2004年8月 2.《眼镜定配工职业资格培训教程(高级)》 编著者: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中国眼镜协会 海洋出版社出版 2004年2月 3. 《渐进眼镜原理验光配镜》 编著者:呼正林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8年05月 4.《实用验光配镜指南》编著者:王立群 李荣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8年10月
上一篇:验光最后球镜矫正度数的确定|下一篇:浅谈红绿视标的应用
|